自2025年4月出队以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廊坊中心”)辽阳基地首次独立承担的召都巴1:5万矿产地质调查课题,已在辽西地区持续开展近5个月的野外工作。该项目由辽阳基地、矿产资源调查室、环境地质调查室三方人员组成,并依托技术方法室全程提供技术支持,真正实现了跨部门、多专业协同作战,生动诠释了廊坊中心“四个一”(即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起干)的团队理念。
项目启动初期,面临人才短缺、经验不足、装备有限等多重挑战。在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朱玺的带领下,团队迅速进入角色、分工明确,逐步形成“协作有序、合力攻坚”的运行机制。技术负责人包德军充分发挥正高级工程师的技术优势,通过系统培训与野外实地教学,大幅提升项目组成员业务技能。团队中余保忠、张杨等多名职工在他的指导下进步显著,已成为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跨处室协作是项目推进的关键。矿产资源调查室的王旭,既有辽阳基地工作经验,又熟悉矿产调查业务,在工作中他是业务骨干,在生活上他是部门间融合的“桥梁”;技术骨干张鑫、赵旭结合自身经验,在地质路线布设和数据库构建方面提出多项建议,提升了项目组工作效率。技术方法室则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初期指导水系沉积物采样,中期支援遥感解译与物探测量工作,以扎实的技术实力为项目保驾护航。这种无缝对接的协作,充分体现了廊坊中心打破处室界限、集中力量攻坚的组织优势。
野外工作启动以来,项目组的工作质量和原始资料规范性持续提升,在中心多次质量检查中均获得好评。目前,团队已初步圈定重点工作靶区,发现多处矿化异常点,部分样品显示较高品位,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分布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此次跨部门协作的成功实践,为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也为辽阳基地“储备了一支队伍、探索了一种模式”,充分彰显了“四个一”理念在推动团队协作、攻克项目难题中的核心作用,为廊坊中心类似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下步,团队全体成员将始终秉持“用行动见证军魂不朽,用业绩诠释实干担当”的座右铭,继续深挖工作区成矿潜力,细化异常查证方案,力争在成果突破与团队建设上再上新台阶,为廊坊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辽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