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5日 星期六

丈量国土方寸间 守护资源生命线--廊坊中心国土变更调查核查团队侧记

来源:地调局廊坊中心 作者:高继超、丛鹏飞、梁 方 发布时间:2025-09-04

 国土变更调查核查作为国土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准确性的重要手段,是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关键举措。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有一支由军转人员组成的特殊队伍——国土变更调查核查团队,他们扎根华北大地,从林草湿地资源普查到国土变更调查核查,始终以军人的铁血纪律与使命担当为底色,用匠心精神与专业素养,在方寸国土间书写着守护资源生命线的动人篇章。

一、初心如磐:任务虽变,使命始终在肩

曾经,他们穿越林海雪原、徒步千里草原、跋涉湿地沼泽,用罗盘和尺子丈量每一个样地,为摸清资源家底提供详实数据;如今,他们步入乡村田野、穿梭厂房仓库、踏遍路网沟渠,用镜头捕捉每一寸土地的细微变迁,为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筑起“防火墙”。任务在变,场景在变,但这支队伍对“数据真实”的执着追求从未改变。

2022年初,团队迎来重大任务转型--承担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核查工作。面对全新的业务体系,技术规程组织模式以往工作截然不同,多数人心里犯了怵。关键时刻,项目负责人丛鹏飞的话点醒了大家“无论是林草湿资源调查,还是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核查,都是为国家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无论我们曾是军人,还是如今作为自然资源调查核查‘国家队’,高质量完成任务都是唯一标准!”

四年来,团队足迹遍布京、津、冀、晋、豫、皖(两市四省)共256个县(区),他们累计完成9360个图斑外业核查、590万个图斑内业审核,精准锁定1129个问题图斑,为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清晰的“问题清单”,更以“核查数据必须与实地保持一致”的铁标准,树立起行业内的核查标杆。

二、匠心坚守:铁律护航,筑牢数据防线

“走到位、拍到位、问到位”的工作原则,是团队刻在骨子里的工作铁律,更是他们对“数据真实是生命线”承诺的生动践行。每一份核查成果的背后,都凝聚着队员们“不怕难、不将就”的较真精神,确保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双重检验。

2022年,山西吕梁核查工组突遭暴雨,山路被冲毁,车辆无法通行,图斑地处泥泞小路深处。“放弃,还是继续?”党支部书记兼组长李江涛的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但军人“不完成任务不罢休”的本能很快占了上风。最终,他带领工组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跋涉2小时,在泥泞中完成了图斑核查,用沾满泥水的双手,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也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军转队伍本色。

四年来,团队探索出“分段作业、远近结合先易后难、集中攻坚”的作业模式,使图斑核查效率提高了40%,核查时间缩短了50%,核查成果差错率从8%降至2%,为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坚实基础,为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创新赋能:科技为翼,驱动智慧核查

“既要传承军人的过硬作风,也要跟上科技的发展步伐。”团队始终秉持这一理念,以科技为翼、以人才为基,在创新与传承的碰撞中锻造本领,全力打造“智慧核查”新力量。

他们率先应用“无人机+国土调查云”技术,针对人力难以抵达的偏远区域和面积较大的图斑,实现精准定位与全影像采集,既保障了人员安全,又让图斑现状的呈现更客观、更精准;积极探索激光雷达技术在农作物遥感解译中的应用,为农作物动态监测注入新动能;联合科研力量开展国土变更调查核查快速叠加处理及在线核查技术研究,将数据处理效率提升30%,为“智慧核查”按下“加速键”。

四年来,团队发表论文8篇,科普文章2篇,获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项。参与编制的廊坊市《土地利用图制图规范》正式发布,主导编制的《国土变更核查样本库建设规范》经3轮函审修订日趋完善这些“硬核实力”,不仅是团队专业能力的证明,更是他们助力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晨曦微露,团队的车辆又一次驶向新的核查图斑。从林草湿地到田间地头,从“职场新兵”到“国土尖兵”,这支军转队伍始终以不变的忠诚、过硬的本领,在丈量国土方寸间坚守。他们让每一个精准的数据,成为“数字中国”的坚实砖瓦;让每一次严谨的核查,成为“美丽中国”的守护行动。在新时代自然资源保护的征程上,他们正以奋斗为笔,继续书写“以数据赋能,护资源永续”的新篇章。